在多红人同时上线的投放项目中,很多品牌都会踩到一个常见坑:内容风格太杂。
明明是同一款产品,但有人拍成剧情短片,有人像测评博主硬核拆解,还有人用vlog形式随手带过——每条都看起来不错,但放在一起毫无品牌感。观众不会觉得这是同一个品牌发起的内容,声量也很难集中放大。
这不是红人执行不到位,更不是内容不精彩,而是品牌在前期缺少“统一表达”的策划机制。海外网红营销从来不是“谁都能自由发挥”,而是在保留创作自由的同时,做到风格有体系、信息不缺失、品牌能被识别。
1. 内容结构必须提前统一
风格杂乱的根源,其实很多时候是“内容结构没定”。不少品牌发完brief就让红人自由发挥,有的照旧套用自己熟悉的拍摄公式,有的则完全主观解读。结果一轮投放下来,画风各自为政,传播力被打散。
正确做法是在启动项目时就建立统一内容结构,比如“前5秒吸引注意力—中段展示产品亮点—后段触发评论引导”,再让红人在这个框架下加个人风格。这样既保留创意,又能保证一批内容具备统一的品牌感。
2. Brief内容给“框架”而不是“剧本”
很多品牌写brief习惯把每句话都写死,甚至直接塞一个写好的脚本给红人。这会让达人觉得被“强控”,拍出来内容机械又没情绪。
更有效的方式是:给范围,不给台词。比如明确哪些信息必须出现、哪几点一定不能误导、推荐的表达情绪和内容节奏等。这样红人有自由发挥的空间,也知道哪些点是绝对不能漏的。这种“有限自由”才是标准化协作的关键。
3. 品牌信息要“多点嵌入”
风格不一致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——品牌信息被稀释。有的达人只讲产品细节,有的只讲使用场景,全都没提品牌名;有的甚至连评论区都没有品牌关键词。观众可能看完了视频,但根本记不住你是谁。
解决方式其实不复杂:
视频中自然出现品牌名
字幕、画面中重复关键表达(如品牌价值、品类词)
评论区置顶引导语,如“感兴趣评论区问我”或加入品牌词tag
只要在内容中设置多个“接住用户的点”,品牌信息就不容易丢失。
4. 审核要前置,别等内容做完才发现问题
有些项目设置的审核流程太靠后,红人视频已经拍完,品牌才发现画面不对、节奏太慢、说话风格太夸张。这个时候再想修改几乎来不及。
专业团队的做法,是把审核环节提前。哪怕达人不给你完整脚本,也应该至少要求“结构草图”或“拍摄思路录音”。这样在内容还没成型时就能把握方向,大大降低返工率。
最后说说
海外网红营销不只是找到合适的红人,更重要的是——怎么让他们“像一个团队”说话。每条视频可以风格不同,但必须在结构上统一、在品牌上协同、在传播节奏上彼此衔接。
一条内容能被记住靠的是创意,一批内容能打出声量靠的是体系。那些真正专业的海外网红营销服务商,不只是对接达人资源,更重要的是搭建一整套内容生产机制——从brief、结构模版、关键词嵌入,到前置审核与统一评估指标,确保创意不跑偏、品牌不掉线。
映马传媒(InsMark | insmarkmcn.com)—一家立足中国、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海外红人营销服务商,致力于为跨境品牌提供全球化的红人营销解决方案。
公司始终以“服务成就增长,专业决定效果”为理念,打造标准化流程与高度可控的项目机制。每一个环节,都以客户的商业目标为导向,确保内容落地,结果交付。
映马传媒是TikTok官方MCN机构,更是TikTok资深生态合作商,多次帮助TikTok完成全球拉新与内容生态搭建。并长期与泡泡玛特、Temu、Anker、完美日记(Perfect Diary)、阿里巴巴、JMGO、CamScanner、Ulike、Govee等一线出海品牌合作。涵盖北美、欧洲、东南亚等重点市场,覆盖TikTok、YouTube、Instagram、Facebook等主流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