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网红营销:年销430万美金,靠“懒人健身”刷屏美区,Flybird做对了什么?

2025-06-21 16:18 Vincent

在美国,健身这门生意正悄悄变了味不是每个人都在追“卷腹马甲线”,越来越多人追求的,是一种“轻松能坚持”的方式。数据显示,美国肥胖率超过了42%,但真正愿意频繁去健身房的人却不足20%。

人们想动,却不想累;想健康,又怕麻烦。这种“想减但不动”的巨大消费心理缝隙,让“懒人健身”成为了一个悄悄长大的市场。而一个名为 Flybird 的健身品牌,就正是在这个缝隙里,杀出了一条血路

2024年黑五期间,仅靠一款甩脂机单品,Flybird 就在 TikTok Shop 上卖出了近1.6万台,创下 117 万美元的收入;GMV 更是突破1545万美元。

它是怎么做到的?InsMark 用 STDC框架看看Flybird是如何精准捕捉到美国人的健身情绪,让它成了TikTok上最容易刷到、用户最愿意尝试的居家健身品牌。

先说说STDC是什么?

SEE–THINK–DO–CARE(简称 STDC)最早由 Google Think Insights 团队提出。数字化时代,品牌不缺数据和工具,缺的是看懂用户到底怎么想、下一步要什么。STDC 就是帮品牌从用户视角出发,把每一步决策拆清楚,搭好内容节奏,跑通转化路径——特别适合做出海的品牌。

SEE:让用户注意到产品,或品牌通过差异化需求识别潜在客户。

THINK:用户进入了解与评估阶段,品牌通过信息与内容降低决策难度

DO:用户准备下单,品牌需用清晰流程、限时优惠等方式推动转化。

CARE:口碑发酵阶段,品牌需靠内容延续关系,拉动复购和自然增长。

接下来,InsMark 就从这四个阶段出发,拆清楚 Flybird 是怎么把“不想动的人”,一步步带进健身的。

SEE|找到“看得懂”的用户需求

Flybird 最早进入美区,是靠“举重凳”这类家用器械打开局面的。但他们很快发现,北美家庭健身市场最大的问题,不是设备不够好,而是认知门槛太高一些复杂动作、专业设备,除了健身达人,大多数普通人根本看不懂、学不会,更别说坚持用了。

于是,Flybird 没有像同行一样继续卷“专业度”,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另一群人:想瘦一点,但不想太累,想运动,却总是拖着不想开始。这群人,就是 Flybird 真正的机会点“懒人健身器”赛道。

比如,它打造的爆款产品甩脂机,主打“每天只站10分钟,全身肌肉都能被激活”,不用流汗、不用计划,用户一看就懂、也敢立刻开始。

基于这套人群逻辑,Flybird 的产品设计也围绕“低门槛”和“省力感”展开:

  • -甩脂机:一键启动+ 120档调节,老人小孩都能用;

  • -举重凳:承重高达800磅,胖人用起来更安心;

  • -所有居家器械:体积小巧可收纳,不占地方,随手可用。

Flybird 没有用产品“重新定义健身”,而是把“动起来”这件事拆解得足够简单,让用户不用改变自己,就能轻松开始。这种顺着用户习惯走的方式,反而更容易跑通市场。

THINK|用“真实感”教育市场

健身器材想让人买单,先得让人相信它真有用。但像甩脂机这种“太轻松”的产品,天然容易被质疑:这不是智商税吗?Flybird没用术语或黑科技解释功能,而是用生活化的内容,把信任感做出来。

TikTok上Flybird和大量的KOC达人合作KOC不会讲复杂的健身理论,只是把产品用在自己身上,让观众看到真实变化。

比如生KOC红人spicylatinamom,没有刻意强调健身过程,也没有变身前后对比。她只是记录下自己连续14天使用甩脂机的过程,视频标题里写着:“第5天开始小腹有点酸,到了第14天,真的感觉不一样了。”镜头很简单,动作也不夸张,但就是这种坚持感,让人信了她说的每一句。这条视频最终播放量超过150万,点赞30多万。评论区全是“我也想试试”“坚持两周真的有效果吗?”




再比如红人britt_58,她的视频没讲减肥,而是直接说这台甩脂机能缓解肩颈压力。视频里她趴在机器上,字幕写着:“肩膀、下巴、脖子紧张?你需要的是它。”没有夸张的介绍,甚至看起来像在搞笑,但观众看得懂:这不仅是健身器械,也是一个能让身体放松的东西。




InsMark 认为:这种内容的核心不是卖点罗列,而是换一种方式问你:“你跟着做,是不是也能瘦下来”一旦你点头了,兴趣和购买就不远了。

DO|靠直播和独立站完成收口

当兴趣被激起,下一步就是承接转化。Flybird没有止步于红人引流,而是把TikTok直播间和品牌独立站这两条转化路径一并铺开、接得住流量。

TikTok Shop 上,它主打“高频直播 + 爆品策略”:日不落直播间,主播轮班不间断,直播高峰期在线人数破千;使用“Flash Sale”工具制造紧张感,每轮限时折扣不超过20分钟,刺激下单;循环播放产品演示视频,配合外籍主播做场景化讲解,降低用户决策门槛。

据官方数据显示,2024 黑五期间,Flybird 直播 GMV 达到 430 万美金,单场直播最高 GMV 超 16 万,3 个直播间同时冲进类目Top10

InsMark 看来,Flybird 的红人种草提前积累了用户兴趣,成功把流量引入直播间。而直播间的产品演示与优惠策略,则进一步放大了种草效果,完成从“刷到”到“下单”的转化闭环。

除了直播之余Flybird 还用品牌独立站做更深层的内容承接打造成一个健身“内容中枢”:产品页嵌入达人实拍、安装教程与搭配建议;Blog 定期更新减脂方法、饮食建议与训练计划;用户评价区展示带图反馈与实际效果,更具信服力。

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Flybird 独立站访问量达6.9 万次,其中近 32.19% 为直接访问这意味着大量用户在看过短视频或直播之后,会主动搜索品牌官网进一步了解并完成下单。

CARE|用“低门槛感”锁定长期用户

健身产品难就难在,卖得出去不难,难的是让用户坚持用下去,才谈得上复购。很多人下单那一刻热血沸腾,产品一到手却很快吃灰。Flybird的策略其实很简单:与其卖“自律感”,不如让用户觉得“我能坚持”。

1. 降低第一次使用的门槛

它所有产品设计的第一原则就是——零学习成本。一键启动、免安装、无需搭配 App。你甚至不用准备场地,只要站上去、开机器,就能动起来。哪怕每天只抖10分钟,也能收获“我今天开始了”的心理满足。这种“动一下就有成就感”的轻体验,正好打中了懒人健身人群的第一步焦虑。

2. 不断制造“继续用下去”的理由

用户一旦开始用,Flybird 就靠内容帮他找到更多使用场景。

-TikTok 上拍出各种真实案例:有人放松肩颈、有人产后修复、有人站着抖、也有人坐着看剧抖;

-Instagram 上搞“7天打卡挑战”“两周身体变化记录”,让人跟着练。

这些内容没有告诉你“你缺什么”,而是在暗示:“你已经开始了,就继续保持”。

3. 内容重点从“种草”切到“陪跑”

Flybird 的独立站 blog 和社媒内容,很少出现“快买”这种压迫感,而是更像一个朋友在说:“你已经动了三天,接下来可以试试组合训练”;“用了甩脂机,也许你还需要一个举重凳”;“产后康复适合这个频率,一起坚持看看”。这种从“我买了”到“我愿意用”、再到“我还想要”,才是真正建立起品牌粘性的关键。

Flybird 把健身从“高门槛的自律象征”,做成了“低负担的生活习惯”。当你吃完炸鸡、刷着短视频、顺手站上甩脂机,突然觉得:“我今天也动了一下”,那一刻,你就不会觉得它是闲置品。

InsMark 总结

InsMark 看来,Flybird 能在TikTok美区刷屏,不靠励志,更不靠教育用户改变自己。它真正做对的,是顺着用户的惰性需求,把健身门槛降到最低——让人愿意动一下、愿意继续用、甚至愿意推荐。对出海品牌来说,这比卷专业度更难,但也更有效。

海外网红营销.png

映马传媒(InsMark | insmarkmcn.com—一家立足中国、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海外红人营销服务商,致力于为跨境品牌提供全球化的红人营销解决方案

公司始终以服务成就增长,专业决定效果”为理念,打造标准化流程与高度可控的项目机制。每一个环节,都以客户的商业目标为导向,确保内容落地,结果交付。

映马传媒是TikTok官方MCN机构更是TikTok资深生态合作商,多次帮助TikTok完成全球拉新与内容生态搭建。并长期与泡泡玛特、Temu、Anker、完美日记(Perfect Diary)、阿里巴巴、JMGO、CamScanner、Ulike、Govee等一线出海品牌合作。涵盖北美、欧洲、东南亚等重点市场,覆盖TikTok、YouTube、Instagram、Facebook等主流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