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GC(用户生成内容)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品牌在海外市场增长中无法忽视的一环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很多品牌发现:UGC产出不稳定、质量难控、内容同质化严重。背后的问题不在用户不愿意拍,而是你没有提供一个让红人“愿意参与、能够表达、敢于发布”的共创机制。
UGC不是用户自来水,而是内容引导结果
品牌常会说“我们希望用户自发发布”,但TikTok不是BBS,它是算法分发平台。如果内容不具备传播结构、视听张力、表达路径,即便用户拍了,也刷不出去。而真正跑得好的品牌,往往是把UGC当成“引导型内容”来设计,通过机制驱动+内容模版+激励设计,带用户一起来完成内容表达。
共创机制从“内容框架”开始搭建
很多品牌只说“让用户拍点开箱吧”“希望KOC拍点真实分享”,这不是共创,这是放任。真正的共创机制,一定是从内容框架+表达方向+视觉预期三方面先给清楚,再放出去。比如你想让用户拍体验视频,那你就要提供:
-起手话术模版(例如:“我原本以为它没啥用...”)
-结构建议(例如“反转+展示+总结三段式”)
-内容风格素材(例如“我们喜欢这种自然光+桌面视角”)
这样用户才知道“怎么拍、怎么说、拍成什么样”。
红人共创≠雇佣输出,是内容设计升级
当你邀请红人参与共创内容,不是让他们替你拍视频,而是让他们变成品牌语言系统的“合作者”。这意味着你要听他们反馈内容角度、使用习惯、观众偏好,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内容模板。你给的框架不该是“标准化作业模板”,而是“表达自由里的引导锚点”。这种方式出来的内容,才既保留红人风格,又表达品牌重点,最终真正能打动用户。
有共创机制的品牌,内容永远不缺
当你把共创机制跑通后,就能实现“半开放式内容生产”:红人拍、用户拍、品牌剪、平台放、账号投,**所有内容不再一条条谈、一次次交,而是可以系统复制+自然生长。**UGC不再只是投后补充,而是和品牌内容矩阵并行的一条增长路径。
最后说说
真正跑得远的品牌,从不等用户自发内容,而是主动设计一套让用户、红人都愿意参与的内容系统。共创机制不是形式感,是品牌与用户沟通方式的升级。你想要用户说出“这牌子还不错”,就得先教他说、帮他说、让他说得舒服。UGC不是运营结果,是内容系统力的体现。
映马传媒(InsMark | insmarkmcn.com)—一家立足中国、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海外红人营销服务商,致力于为跨境品牌提供全球化的红人营销解决方案。
公司始终以“服务成就增长,专业决定效果”为理念,打造标准化流程与高度可控的项目机制。每一个环节,都以客户的商业目标为导向,确保内容落地,结果交付。
映马传媒是TikTok官方MCN机构,更是TikTok资深生态合作商,多次帮助TikTok完成全球拉新与内容生态搭建。并长期与泡泡玛特、Temu、Anker、完美日记(Perfect Diary)、阿里巴巴、JMGO、CamScanner、Ulike、Govee等一线出海品牌合作。涵盖北美、欧洲、东南亚等重点市场,覆盖TikTok、YouTube、Instagram、Facebook等主流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