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红人营销:品牌要的不是“曝光过客”,而是“内容陪伴感”

2025-06-01 09:53 Vincent

在社交平台刷久了你会发现——很多广告你是看了,但记不住;有些红人视频你可能只看了10秒,但你却会在之后想起那个品牌。为什么?关键不在于信息密度,而在于“内容的陪伴感”。

海外红人营销若想实现长期效果,必须摆脱“广告一波流”的思维,把红人内容做成“陪伴型内容”。用户不一定记得你是谁,但他们会记得“那个讲得很真诚、生活味很浓的博主”。而这,才是用户记住品牌的真正入口。


内容过客型合作,只能带来短效曝光

很多品牌做海外红人合作时,追求“短打爆量”:一个campaign 10位红人、一周内发布、目标带货拉满。看似数据华丽,实则“水过地皮干”——视频一过热度就没了,用户没形成品牌印象,更别提认同感和复购了。

这类合作更像是“内容过客”:红人拍得像任务交差,观众看得像被动消费。你以为自己做了营销,其实只是在社交平台上“刷了一遍存在感”。

startup-594126_1920.jpg

真正有效的红人内容,有一种“在你身边”的感觉

你有没有这种体验:某个红人拍的视频虽然没在推销什么,但你看了会有“他懂我”的感觉。比如他说:“我是典型晚睡星人,用这个设备终于能早点入睡。”你听完就点进链接,哪怕他没强调品牌名。

这种内容不是喊口号,而是“轻量情绪表达”。他没让你买,但你却愿意点。因为他不是在卖,而是在陪你生活——这就是“内容陪伴感”。


海外红人营销要的不是“销售技巧”,而是“共处感”:我不是对你说话,我是和你一起生活。


陪伴感的来源,不在功能,而在细节与视角

一条内容有没有陪伴感,看两点:

细节真实:不是泛泛而谈“产品好用”,而是说“这款床垫侧边硬度支撑我这个坐办公室的腰刚刚好”。

视角平等:不是我在教你,而是我跟你分享。我不是专家,是你的朋友。

比如护肤红人说:“这款精华不宣传多神,我就是换季用它过敏没爆发,就够了。”这种表达比任何“高浓度XX成分”都打动人。


红人陪伴力,是品牌长期种草的根基

品牌常犯的错,是只把红人当成“扩音器”,却忽略了他们是“连接者”。你和用户之间有距离,红人就是中间的桥。但如果你总是只让红人喊话,而不是“讲生活”,那桥再多也没人愿意走过去。

建立陪伴感,就是让红人帮你持续说话,但不是重复,而是更新生活情境:夏天讲出游、冬天讲取暖、节日讲送礼……用户每次刷到,都是一次轻量触达,久而久之,“这个牌子我熟”就形成了。

最后说说

海外红人营销的真正价值,不是一次次的数据亮眼,而是慢慢被记住。从“内容过客”到“内容陪伴”,你需要的不只是曝光,而是在人们碎片化生活中,找到一种“陪他们说话”的方式。红人营销的终局,就是让品牌像朋友一样出现在用户生活里。

首图.png

映马传媒(InsMark | insmarkmcn.com—一家立足中国、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海外红人营销服务商,致力于为跨境品牌提供全球化的红人营销解决方案

公司始终以服务成就增长,专业决定效果”为理念,打造标准化流程与高度可控的项目机制。每一个环节,都以客户的商业目标为导向,确保内容落地,结果交付。

映马传媒是TikTok官方MCN机构更是TikTok资深生态合作商,多次帮助TikTok完成全球拉新与内容生态搭建。并长期与泡泡玛特、Temu、Anker、完美日记(Perfect Diary)、阿里巴巴、JMGO、CamScanner、Ulike、Govee等一线出海品牌合作。涵盖北美、欧洲、东南亚等重点市场,覆盖TikTok、YouTube、Instagram、Facebook等主流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