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海外红人营销里,我们经常会提到KOL、KOC,或头部达人合作。但现在越来越多品牌意识到:比起追求一次性的流量爆发,更重要的是让“普通用户”也能参与到内容里,让他们帮你讲品牌、演产品、自然扩散。
这并不是让每个用户都当“红人”,而是通过一套好设计+好机制的内容策略,把“普通人”的分享,变成品牌的轻量传播矩阵。就像种子一样,看似不起眼,但一旦落到对的土壤,就可能成为增长的触发器。
“KOC”内容,更真实更能打动人
品牌往往习惯找大红人合作,希望通过他们一条视频带来爆量。但是,真正能拉高转化的,很多时候恰恰是那些“不红但有共鸣”的内容——比如一个海外普通妈妈在TikTok上分享自己的育儿好物,虽然只有几百个点赞,却让很多同样的母亲开始种草。
海外红人营销的方向,不能只盯着“明星式KOL”,还要打造“小红人池子”:他们是真实使用者,是内容参与者,是“用户视角”最有力的代言。
把用户变“主角”,而不是内容旁观者
很多品牌在做UGC收集时,只是“发发折扣”“搞个活动”,希望用户来投稿。但真正优秀的海外红人营销,会把内容设计得像一个舞台,让用户变成“主角”。
比如,一个户外装备品牌可以设计#PackWithMe挑战,鼓励用户分享自己怎么收拾行李、怎么安排旅行必备清单。品牌只需要提供话题框架,剩下的内容就由用户自己生成。这种玩法,不仅能让用户参与,还能让内容在社交平台上形成二次裂变。
红人引导 + 用户接力,才是最佳组合
品牌可以先用红人视频“打头阵”,设定风格、讲清玩法,再用激励机制(比如转发抽奖、评论置顶、品牌主页展示)吸引普通用户“接力创作”。这种“内容接力”的方式,不会让红人内容显得孤立,反而能形成一个传播链条。
比如你是一个智能收纳产品,先请生活类KOL做一条“我的收纳日常”视频,然后用内容话题引导粉丝参与,最后汇总成“收纳达人合集”。红人打样,用户跟拍,品牌借势强化认知,一举三得。
打造“轻激励”机制,激活用户创作欲望
海外红人营销的核心,是激活“内容动力”。不是你给多少钱,而是你让用户觉得“这个内容我值得拍”“这个分享我愿意晒”。比如晒出自己的使用体验、场景照片,能获得品牌官方主页展示,或者成为品牌推荐用户。
这类“轻激励”机制,不需要重投入,却能激发更多真实内容生成。而一旦这种参与感建立起来,品牌就不再是“一个广告主”,而是社群的一部分。
最后说说
真正优秀的海外红人营销,从来不是“我请你说”,而是“你愿意说”。当品牌学会用内容机制去撬动普通用户的参与热情,把他们变成内容的共同生产者,那你离“内容长尾效应”和“社交场域沉淀”就更近了一步。KOL发起,用户共创,这才是品牌在海外内容场真正活起来的方式。
映马传媒(InsMark | insmarkmcn.com)—一家立足中国、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海外红人营销服务商,致力于为跨境品牌提供全球化的红人营销解决方案。
公司始终以“服务成就增长,专业决定效果”为理念,打造标准化流程与高度可控的项目机制。每一个环节,都以客户的商业目标为导向,确保内容落地,结果交付。
映马传媒是TikTok官方MCN机构,更是TikTok资深生态合作商,多次帮助TikTok完成全球拉新与内容生态搭建。并长期与泡泡玛特、Temu、Anker、完美日记(Perfect Diary)、阿里巴巴、JMGO、CamScanner、Ulike、Govee等一线出海品牌合作。涵盖北美、欧洲、东南亚等重点市场,覆盖TikTok、YouTube、Instagram、Facebook等主流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