疲惫了一天,回到家看到脏乱的地面,是不是只想感叹一句“算了,明天再说”?曾经,这种无力感是很多人共同的家务困境。而云鲸的扫地机器人正是冲着“解放双手”这一痛点而来。
成立于2016年的云鲸,一开始就选择了硬核路线——以技术打底,重新定义家务体验。2019年,云鲸推出了划时代的产品NARWAL J1,一举解决了传统扫拖机器人的短板:拖布自清洁技术横空出世,再也不用手洗拖布,真正实现了“扫拖合一”。
云鲸的故事用一件事证明了一个道理:好的产品是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,而不是“堆概念”。用户想要什么,它就做什么。技术创新,正是云鲸破局家务市场的王牌。
社媒破圈:从“好用”到“想买”
技术创新只是打好了底子,但要把“好用”转化为“想买”,还需要看营销实力。云鲸精准抓住了短视频平台的风口,以TikTok为主阵地,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度浪潮。
有趣的是,云鲸在TikTok上的爆红并不只是靠产品功能。它擅长用轻松搞笑的方式让用户看懂产品的独特点。比如,某条播放量超210万的视频中,一台云鲸机器人轻松解决了“顽固污渍+懒人烦恼”,被网友疯狂转发种草。
除此之外,云鲸还积极参与热门话题#cleantok、#asmrtiktoks,凭借话题引爆关注度,顺便带动了销售转化。这种贴近用户、内容接地气的运营方式,直接让“种草”变“下单”。
多平台扩张:不同社媒,不同打法
除了TikTok,云鲸还在Instagram、YouTube等平台开辟了自己的营销阵地,并根据各平台特点灵活调整策略。
在Instagram上,云鲸更加注重美学调性,用高质感图片展示产品如何融入不同家居风格,提升了产品的“高颜值”印象,符合用户对生活方式的偏好。而在YouTube,云鲸借助长视频详细解读产品功能和技术细节,比如开箱体验和性能讲解,不仅吸引了科技爱好者,也让普通消费者更容易理解产品的价值。在Facebook,云鲸通过与用户的深度互动提升了信任度。面对用户提出的各种性能问题,云鲸团队积极回复,为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购买参考。
可以说,不同平台精准布局、多元化运营,帮助云鲸从单一品牌认知扩展到了多维度的用户信赖。
双线布局:社媒种草+电商闭环
做好了社交媒体的热度铺垫,如何把潜在客户转化为实际购买?云鲸在渠道布局上也玩出了花。
云鲸搭建了自己的独立站,同时入驻了亚马逊,形成双线结合的销售策略。独立站用来直接展示品牌形象和产品功能亮点,同时提供多语言支持和FAQ解答,解决用户从浏览到购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。而亚马逊则以强大的物流支持和用户评价系统,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了信心加持。
有趣的是,两个渠道的定位也形成了互补:独立站更偏向品牌调性和用户体验,而亚马逊则注重高效转化。这种策略,让云鲸在全球市场上实现了品牌力和销售力的双赢。
品牌觉醒:国货出海的新姿势
云鲸的成功,不止是技术和营销的结果,更是一种国货品牌的觉醒。它们不再只是用低价和高性价比吸引国际消费者,而是用技术和品牌故事建立属于自己的新赛道。
云鲸的出海故事,实际上为所有试图走向全球的品牌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启示。首先,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是成功的关键。一个好产品不仅需要技术加持,更需要真正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,让消费者感受到实用和便利,而不是一味追求噱头。其次,品牌故事的讲述能力至关重要。
在社交媒体时代,内容的场景化、趣味化能够显著提升用户的参与度,特别是在TikTok等全球性平台上,如何用短视频直观地讲清产品优势,是每个品牌必须修炼的基本功。最后,渠道布局决定了消费者从种草到下单的转化效果。无论是独立站打造品牌调性,还是电商平台提供高效物流与评价参考,每一步都应该环环相扣,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购物体验。只要能够将技术创新与社媒运营两者结合,并做好营销闭环,就能像云鲸一样,在全球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。
最后说说:
从技术创新到精准营销,从多元渠道到全球布局,云鲸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,国货不仅能“走出去”,还能“站住脚”。它为国货品牌探索了一条从制造到智造的全新路径,成为了出海的新标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