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中,小众3C品牌Morus通过对场景的巧妙切入和红人资源的深度挖掘,成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影响力。如何让一个冷门小家电快速进入大众视野并在多个国家获得认可?今天,我们就深入剖析Morus品牌的出海“逆袭”策略,看看它是如何一步步打破常规,在红海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的。
抓准生活痛点:从小空间中挖掘大市场
全球范围内,居住空间紧凑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,无论是美国的共享公寓、东京的单身小屋,还是国内的一线城市,大家都在用有限的空间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。Morus看到了这一趋势,将目标用户锁定在了独居青年、情侣和房车爱好者等生活空间有限的群体。与传统烘干机相比,Morus的便携设计和高效能更符合这些消费者的需求,不仅节省了空间,更省时省电,能快速烘干少量衣物。
这款烘干机不仅满足了“快”和“方便”的需求,甚至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烘干。它的出现,正好解决了小户型和旅行用户的生活痛点。Morus的营销由此找到明确的场景切入点,使得产品在北美、日本等市场迅速受到青睐,成为当地消费者的家居“新宠”。
不同市场,因地制宜打造“定制”方案
在进入美国和日本市场时,Morus并未采取“一招吃遍天”的粗放模式,而是针对每个市场的独特需求制定差异化策略:
美国市场:美国家庭对烘干机的普及率高达70%。因此,Morus在美国市场定位为“移动且应急”的烘干解决方案。比如,美国人喜欢房车旅行,Morus便着力于与房车旅行博主合作,将其小巧、便携的特点融入到长途旅行、露营等场景中,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赢得用户的信任。
日本市场:在日本独居现象和小户型住宅普遍的情况下,Morus的产品更适合为用户提供节省空间、提升生活便利性的选择。于是,品牌转向日本众筹平台Makuake,依托社交渠道的自传播效应,在极短时间内成为烘干机类目销售榜的冠军。
场景营销:利用红人传播,直击消费痛点
Morus没有选择一条铺天盖地的广告之路,而是通过红人营销精准切入场景,让产品更贴近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。在社交平台上,品牌与大量中腰部红人合作,从家居博主到房车旅行达人,以视频的方式演示产品的实际效果。
1. 打造“场景化”内容,传递产品价值
品牌与红人的合作紧扣不同生活场景,解决消费者的痛点。例如,房车旅行博主Tyler和Madison通过真实的旅行经历展示Morus烘干机的便捷性。他们在长途旅行中遇到衣物晾晒难题,而Morus的产品轻松解决了这一问题。这样真实的体验分享,能够让粉丝产生共鸣,认为Morus是一款“懂生活、解难题”的必备小家电。
2. 专注细分市场,用内容提升影响力
不同于传统家电广告的铺量打法,Morus注重选择符合品牌调性的中腰部红人。这些红人通过展示生活细节传递产品的优势,让产品成为生活“点缀”而非“广告”。尤其是家居类红人Elnaz Hamai,她没有夸张的表现手法,而是用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将Morus与居家美学结合,吸引了大量追求品质生活的用户关注。
长效布局:从红人“种草”到用户自主传播
Morus不仅把产品推出市场,更希望通过内容沉淀来构建品牌声量。为此,品牌在推广时加入了独特的内容设计,通过多样化内容、节日促销等激励措施鼓励红人生成更多内容,同时让用户的真实反馈成为“次生种草”。这种内容的层层传递,逐步建立了Morus的品牌认知,助力品牌在全球市场沉淀下了长期的影响力。
最后说说:
Morus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通过在不同市场、不同平台的精准投放,不断积累流量并转化成用户购买力。未来品牌出海时,如何让场景化营销和红人资源互相配合,将是品牌能否在全球市场上持久立足的关键。对品牌而言,找到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切入点,深耕细作,才能实现稳健的国际化扩展。